【职业健康】什么?原来医生这么不健康?
医生们的朋友圈里
却用实际行动
▲图为进行介入手术医生穿戴铅服预防放射性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医生职业健康最大威胁
近年深圳市开展了职业健康保护行动,将包括医生在内的13个行业纳入职业健康保护范畴。
“做不到”的背后也有现实的各种无奈。
“你不是医生吗?医生也会生病?”
中国医生的常态“12小时上班,24小时待命”。
医生经常提醒病人注意饮食规律,多休息,多喝水。
分别为感染性职业暴露,放射性职业暴露,化学性(如消毒剂、某些化学药品)职业暴露,及其他职业暴露。
因为经常要低头弯腰做手术,一台手术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在没有手术时又要进行各种业务学习,保持长期伏案屈颈的姿势。
这群“高质量人类”
来源:广东卫生信息
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学会爱护自己,该休息时就休息,当身体出现危险信号时一定要及时检查。同时注意自我调整,合理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尽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每天为患者看病的医生
让我们好好了解下
久而久之,医生的健康状态可想而知。
据调查,78.2%的医生普遍存在饮水量不足、饮食不规律等问题。参与调查的医生每周平均运动时间不足2小时,焦虑情绪尤为突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
恰恰是健康最容易被忽视的群体
【来源:汕头市卫生健康局_工作动态】
在近几年的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体检中,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医生群体中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发病率趋于年轻化。
在夏天穿防护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数据:在约35摄氏度的室温下,穿上防护服一小时,体感温度约在64摄氏度。
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医生的职业健康就悬于一线。
2020年年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发了《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促进指南(试行)》,以做好医务人员职业健康保护和促进工作,其中列举了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要求,并对可能存在的职业健康影响进行分析。
没人比医生更健康
其实他们自己早餐午餐晚餐不按点吃都是正常事儿,偶尔来个心律失常,胃痛什么的,忍忍就过去了,然后接着看病人,写病历……
因此很多医生会出现肌肉劳损,甚至进而发展为颈椎、腰椎疾病。
很多医生都说:“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啊。”
如此高的体感温度将会引起医务人员身体不适,长时间可能导致中暑。
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因长期直接与病患接触,对于他们来说,如何避免职业暴露,是职业生涯中一个不可避免的课题。
在大众眼里
在门诊、病房、流调现场穿梭
医生是肌肉骨骼疾患高发人群
酷暑对于医生来说也是考验
他们实际过着怎样的生活?
或许没有诗与远方
有些患者看病时甚至会问:
医者仁心,不负重托
事实上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